382now

權 On Quán

數量

簡介

+
電子書連結 https://bit.ly/3PXFrVp 1. 本書是一系列著作的其中一本。本系列的寫作意圖是建立一個全新的、自洽的政治科學理論體系。 2. 我企圖使用「一主題一本書」的形式去撰寫,換言之,任何一本無論在概念上還是內容上,都是獨立完整。 3. 由於要顧及每本書的完整性,不同的書難免有不同寫法的重覆內容。這好比《水滸傳》中,西門慶和潘金蓮的故事只講了三個章回,但在《金瓶梅》中,卻是主線。 4. 書中的大量例子是為了說明概念。有時候,把故事說得比較詳細,是為了方便讀者的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,但更多的時候,只是為了滿足手作者的個人寫作興趣。 5. 正如其他所有的學術書籍,一本書的中心思想可能只有一個或幾個概念,可是為了在內容上的自洽,不得不把看起來是老生常談的陳舊內容,架床疊屋地說一遍,這好比武打片中的文場,雖然冗長,卻有必要。這就是專書和論文的分別:論文只精簡地講出創新的部分,比較簡潔,專書長篇大論,從不同的角度反覆述說同一主題,卻可增加讀者的理解,以及加深印象。 6. 某些過多的資訊,例如日文原文,往往只是作者的個人書籤或腳注:寫作時找了出來,不想以後有任何機會再找一次,因而故意記載在書裏。這些額外資訊可能會妨礙讀者的閱讀,深感抱歉。 7. 以學術/哲學的基本寫作要求,本系列從結構上至格式上顯然不夠嚴謹。但把它搞得有如德國哲學般的嚴密,這得花上數倍的時間。作者並無意把餘生的所有時間花在本系列上。他還有其他的寫作計劃,需要在生命完結之前完成。 作者本來想寫一本「名詞解釋」,把不成專書的零碎概念併在一起:所謂的「名詞」,就是不同的概念。誰知,在寫作時,發現了一些名詞,或概念的內容,足以自洽成書。剩下的主要名詞,大部份是有關「權」的部分,大約有10個左右,諸如政權、主權、剩餘權力、公權力、權柄、權位、實權、權貴等等。 於是,作者決定以「權」為主題,分出一本專著:把原有的內容,再加上了二十多項,全都是「權」的名詞,湊成了一整本書。 有一些有關「權」的概念,例如立法權、行政權、司法權,又或是產權等等,並沒有放在本書。這是基於「縱觀全局」的安排:把它們放在其他專著,會更洽當。也有一些本書述及的名詞,在其他專著中另有討論,例如主權、公權力。

你可能感興趣的商品